政协委员进行联组讨论
12月28日,政协珲春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各界别组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民生保障,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践行政协委员的使命和担当,为推动珲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第一联组,中共组、经科组、外经组、医药卫生组、教育体育组5个界别组的政协委员们,围绕发展边境旅游、发展网红经济、推进快递进村、推动家居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展开了热议。
赵常升委员建议,推进“快递进村”服务全覆盖,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寄递效能,全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农村产业发展,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助力乡村振兴。
秦学英委员建议,大力发展边境村旅游,助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将民族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之中,赋予旅游产品更多价值内涵;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
在第二联组,工商联、民营、金融财税、社法和三农界别组的政协委员们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门景区、推动跨境经贸合作发展、创建珲春城市APP、提升城市部分主干道路灯亮度、绘制珲春特色美食地图、发展冬季旅游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
嵇达勇委员建议,要坚持不懈优化营商环境,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助推民营企业扩增量、提质量。不断强化民企信心,完善政企沟通机制,营造尊商重企氛围,创新信用融合机制,精准匹配政策需求,增强民企获得感,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公平竞争,强化运行监测,加强政策解读培训,提高企业家知晓率,助力民企发展,通过多项举措,破解发展难题,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珲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栗桂波委员建议,珲春作为我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城市,拥有4个国家级口岸,对于打造国门景区具有先天优势。珲春市应积极整合资源,研究申报国门特色景区,并全体打造旅游综合体,设立“旅游+”消费场景,加入跨境电商、异域风情美拍、民俗餐饮等新内容,吸引游客消费购物。同时,以点带面,围绕国门特色景区,拓展开发多方向旅游路线。
李志辉委员表示,随着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多,主干道车流量呈井喷式增长,但部分主干道路灯高度较高、亮度较暗,给晚间和夜间交通安全带来一定影响。为进一步消除交通安全风险,给群众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建议提升部分主要街路路灯亮度,以消除机动车驾驶员视线盲区,降低事故发生率。
在第三联组,民宗友好、环境资源、群团和文化界别组的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委员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了2025年工作,实事求是,重点突出。
王君委员认为,随着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全面运转,增强了水产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底气,尤其是水产类预制菜以其方便快捷、口味丰富、营养均衡等优点,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建议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完善物流和冷链配送体系,确保产品新鲜度和口感;推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注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降低能耗和排放,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同时,加强与餐饮、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水产类预制菜产业发展。
王海委员认为,凭借区位优势和政策扶持,珲春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如何对外宣传推介优势,吸引投资并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成为当前关键问题。应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营造“人人都是招商员”的浓厚氛围。同时,建议制作简明易懂的电子版招商宣传手册,助力项目成功落地。
方茜委员表示,珲春口岸作为帝王蟹进口的重要口岸,每年从珲春口岸入境的帝王蟹超过150万只,“实现帝王蟹自由”已成为独属珲春的旅游标签。珲春连续多年举办东北亚美食节、帝王蟹美食嘉年华等活动,拥有帝王蟹之都的美誉,“珲春大串”更是当地美食的一张靓丽名片。建议本着百花齐放的原则,将烤串大赛纳入帝王蟹节,进一步增加节庆活动的吸引力,提升民众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