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随着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的启动实施,421名怀揣梦想与热情的大学生志愿者踏上珲春这片热土,用智慧和汗水在边疆一线书写青春华章。
为让志愿者们更好地扎根边疆、服务边疆,珲春市从服务管理、教育培养、实践引领等方面发力,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提供多重服务保障,为他们搭建磨砺意志品格、增长本领才干的舞台,让青春之花在珲春大地上绚丽绽放。
党建引领,唱响青春主旋律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张皓源,怀揣着对边疆的向往和历史的尊崇,来到珲春市敬信镇二道泡村。在珲春市委组织部开展的“我的青春在边疆”实践活动中,张皓源与其他志愿者在吴大澂纪念广场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通过这堂思政课,让我从更多维度深入理解了党的基本理论,提升了我的政治素养与思想觉悟,让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扎根边疆的决心。”张皓源说。
“我的青春在边疆”实践活动让张皓源感触颇深,回到二道泡村后,他主动申请,成为吴大澂纪念广场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员,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年轻人在吴大澂的爱国事迹中提升思想觉悟,汲取奋进力量。
除了创新开展“我的青春在边疆”实践活动外,为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尽快适应新岗位、转变新角色,珲春市成立了中共珲春市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委员会(功能型党委),制定《党委工作规则》,出台大学生志愿者日常管理办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大力推进党建带团建、党建促妇建,全覆盖成立团组织、妇联组织,积极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有我”“合力强边固防”“美丽乡村建设巡逻员”“大学生助学教室”“边境哨所体验日”“志愿服务在边疆”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契合志愿者喜好的主题教育活动,打造“边境党建+人才”融合发展模式。
同时,市委组织部与团市委、兴边富民促进中心等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定期研究大学生志愿者待遇保障、政策支持,为志愿者提供上岗培训、日常学习、市情调研、民俗体验、爱国主义教育等教育服务,帮助志愿者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筑牢理想信念“基本盘”。
服务到位,确保“逐梦”有保障
走进全省首家农村人才公寓——珲春市密江乡密江村人才公寓,12个标准化住宿房间宽敞明亮,空气能取暖、热水器、饮水机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干净整洁的环境和温馨的氛围让大学生志愿者直呼“亲切!”。密江村还开设了大学生食堂,提供一日三餐全天候用餐服务,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乡村振兴扫除“后顾之忧”。
此外,珲春市还指派志愿者服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志愿者的“成长导师”,让大学生志愿者在珲春有了自己的“家”,更有了归属感和幸福感,让大学生志愿者安心地在边疆一线发挥光和热。
除了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外,珲春市系统发力,为志愿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和成长资源。通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创新思维等方式,为志愿者提供丰富的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同时,珲春市大力推进返乡创业、人才回流等工程,开展送政策到基层、送服务到基层活动,让大学生志愿者全面了解珲春的产业优势和就业创业的好政策,为志愿者提供长期就业创业指导、融资支持、项目对接等服务,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扎根珲春。
岗位建功,凝聚青春“生力军”
日前,在珲春市杨泡满族乡东阿拉村,宋怡然正在镜头前热情地向广大网友介绍着村里的农产品。今年8月,她作为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志愿者,被分配到了东阿拉村。初到村里的她,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工作,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安。但她并没有等待和依靠,而是主动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心连心地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
东阿拉村群山环抱,环境优美,盛产粒大饱满的绿色含硒稻米。了解情况后,宋怡然与伙伴们决定投身电商事业,帮助村里搭建电商销售平台。他们精心策划多种营销活动,将本地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如今,东阿拉村的稻米、蜂蜜、榛子、松子仁等天然绿色土特产已经通过电商平台被更多人认可,直播间粉丝人数从最初的几个人增加到了几千人,农产品销售额超万元。
以岗位建功为导向,珲春市积极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投身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基层治理等工作中。通过科学规划,将“我的青春在边疆”实践行动分解为一系列具体可行的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和预期目标,使志愿者能够在清晰的方向指引下,有针对性地立足岗位发挥作用。
截至目前,大学生志愿者共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传、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129次,为40余名乡村学生提供兴趣课程、作业指导,84名大学生志愿者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
青春不负梦,恰是好年华,关于青春奋斗的故事正在珲春大地上演。珲春市将持续做好青年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后半篇文章,通过暖心留人、政策留人、事业留人,让大学生志愿者在珲春的热土上奋勇前行,共同书写青春奉献边疆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