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人们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对“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突出临灾预警,做好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落实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作为这“第一道防线”的“守门人”,珲春市气象部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作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两个重要抓手,主动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开展监测预报预警,把脉风云变幻,守护百姓平安。
深入推进“气象+农业”赋能行动,不断完善气象服务机制建设、完善气象农业服务体系。珲春市气象局与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开展农情调查分析、联合会商、关键农时气象指导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持续提升种植、养殖大户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水平,通过全过程气象服务粮食生产,保障粮丰农稳有底“气”。
深入实施“气象+重点行业”赋能行动,市气象局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住建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等部门联动,形成防灾减灾工作合力,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通过气象监测数据,为群众提供所需气象证明用于理赔,帮助群众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通过深化“气象+防灾”工作,提前部署、超前服务,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政府和社会联动机制,提升精细气象服务能力,切实提升预报预警水平。市气象局严密监测天气变化趋势,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措施,分灾种、分区域发布预警。抢抓时机开展人影作业,增加水库蓄水,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保障农业生产。
扎实推进防川码头海洋气象服务站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防汛防火基础监测能力。目前,已布设完成毫米波云雷达、微波辐射计和3个海岛站建设,更新改造6个区域气象观测站。持续做好人工增雨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制定和完善人影规章制度,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强化作业人员业务学习,增强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保障粮食安全,助力森林防火。
深入实施“气象+公众”赋能行动,优化“珲春市气象台”微信公众服务品牌,扩大影响力;推进国家级生态气候品牌创建,“吉林省珲春市防川景区”成功上榜中国天气《节气生态文旅品牌名录》;开展“专家说天气”气象科普宣传,持续推进“科普向未来”志愿服务项目,按需开放观测场地,惠及延边大学珲春校区、全市各中小学校、联防联建单位及广大市民。同时,珲春市气象局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开展跨省区域联防,与黑龙江省东宁市气象局签订共建计划和联防协议,践行上下游区域联防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服务共赢。
积极开展重点领域改革,强化防雷与升放气球安全监管,提升“互联网+监管”水平。全面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实施“执行标准清单”常态化。针对重点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多部门联合安全检查,目前已检查企业60家,排查隐患44处,整改完成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