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未褪,在珲春市哈达门乡马滴达大桥危桥改建项目现场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塔吊高耸,机器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争分夺秒抢抓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危桥改造工程是“四好农村路”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的一项具体举措。珲春市将群众需求放在首位,聚焦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以“修好一座桥,造福一方人”为目标,做好桥梁安全“消危”工作,全力打造群众出行的“放心桥”,打通农村发展的“振兴路”,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项目建设现场,珲春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科科长徐荧告诉记者,马滴达大桥因建成年代久远,长期承受交通压力和自然侵蚀,桥体结构出现不同程度老化、缺损,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彻底消除风险,保障群众安全通行,珲春市交通运输局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积极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全面推进危桥改建工作。
马滴达危桥改造项目桥梁全长247米,总投资1524万元,今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10%,计划于10月末全面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乡村公路桥梁状况,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题,为沿线经济、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看到正在改建中的桥梁,我们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和安心。”马滴达村村民纷纷表示。
桥梁,既是连接地域的纽带,更是托举民生福祉的“脊梁”。徐荧表示,珲春市交通运输局将锚定目标、持续发力,统筹推进哈达门乡马滴达大桥,春化镇东兴镇大桥、镇安岭大桥及杨泡满族乡杨烟二桥等危桥改建项目,让一座座“忧心桥”变成“安心桥”,成为连接民心、促进发展的“连心桥”。